Travel Beach

手机APP成瘾关键在于是否“失控”!


在 2021-11-15 22:49 发布

一天中花好长时间在滑手机?无法停下来?

12岁以上民众手机成瘾风险者占7.7%,其中年齡层越低,占比越高。

根据104年国发会「网路沉迷研究」报告,在排除工作或课业学习的前提下,台湾12岁以上民众有手机沉迷(成瘾)风险者占7.7%,依年齡层来看,随年齡越低,手机成瘾风险群的占比就越高,在12到19岁的年轻族群为最高,有 18.4%属于手机成瘾风险群,60岁以上民众仅有1.1%,显示使用手机所产生风险,在低年齡层更需注意。

有无手机成瘾的关键在于是否「失控」。

林煜轩博士指出,手机使用的次数非重点,而是找出让人失控的严重程度,意即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有多长。


智慧型手机成瘾定义

什么是智慧型手机成瘾?

手机成瘾定义:

分类学:网路成瘾以「使用装置」和「内容」两面向,区分为四类。在装置面向,基于不同行为模式可以分成「非行动装置」(桌电、笔电)和「行动装置」(智慧型手机、平板),而内容面向则分成「游戏」和「广泛网路使用」(例如:社交网路和色情成瘾)。

智慧手机成瘾被分类为「行动装置」的「广泛网路使用」。

智慧型手机成瘾的危险因子

个人:

人口学:性别、就学阶段、高家庭收入等。

人格特质:对网路的传播乐趣感受高、高快乐追求、寻求社交或娱乐动机与满足感、神经质、冲动控制不良、敌意等。

心理健康:心理状态:忧郁、焦虑(恐惧性或社交性)、低生活品质、无聊感、课业或工作压力等。

精神疾患:物质使用疾患(substance use disorder)、注意力缺失与过动疾患(ADHD)、社交恐惧(social phobia)等。

关係:家庭功能不全、同侪关係不佳等。


智慧型手机使用行为:使用时间长、使用频率高、使用动机等。

智慧型手机成瘾后果

手机成瘾指标与症状

手机成瘾后果与DSM-5中「物质依赖(substance related)」和「成瘾失调(addictive disorder)」两诊断症状极为相似。症状有渴望使用、想要暂停或减少使用却无法达成、会想要增强使用时间或使用频率、会因为使用物质而忽略生活、工作等或是因为长期使用而导致人际关係上的疏离等。

手机成瘾造成的负面具体影响

长期的手机使用,造成肩、颈、下背的肌肉骨骼痠痛

眼睛长期暴露于强光当中,使大脑无法判别正确的日夜週期,导致失眠或是不良的睡眠品质

有较高的机率诱发忧郁、焦虑以及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


手机成瘾量表

智慧型手机整体使用成瘾评估量表

Smartphone addiction inventory(SPAI-26),共26题

Short Form of Smartphone Addiction Inventory(SPAI-SF10),共10题:SPAI量表为2014年林煜轩医师与陈淑惠教授等学者共同研究编制,有完整版(长版)以及短版两种版本,但此量表须向研发团队索取,以下会在介绍能够自行检测的PMGQ-SF量表。

手机成瘾相关量表(SPAI)的四大面向

-戒断症状(Withdrawal):表示自主无法对自我的手机使用时间有控制力,以致有问题性的时间安排。

-强迫性症状(Compulsive Symptoms):为造成成瘾的核心因素,而强迫性症状来自于,自身已了解手机手机带来可能的负面影响,但使用时间依然并无减少。

-耐受性(Tolerance):需要更长的更长的手机使用,才能获得相同的满足。

-功能性问题(Functional Imparement):是综合性观察手机使用对于自身的生活、心理的影响,例如影响生活及工作、阻碍人际关係的建立等。

智慧型手机游戏成瘾评估量表

-Problematic Mobile Gaming Questionnaire手机游戏成瘾量表(PMGQ-12),共12题

-Short Form of Problematic Mobile Gaming Questionnaire短版手机游戏成瘾量表(PMGQ-SF 4),共4题:PMGQ也为林煜轩医师其台湾国卫院研究团队编制,有完整版(长版)以及短版两种版本。尤其PMGQ-SF 4为卫服部宣导手机游戏成瘾的检测量表,简单四题大家能够快速自行测验,量表资讯也能够轻鬆在卫服部网站搜寻。


智慧型手机成瘾保护因子

个人层次

-自制力、自觉

-身体活动:研究显示身体活动量较高之族群,手机成瘾风险较低

-高度自我效能:指个人对自己具有充分能力可以完成某事的信念,自我效能决定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思维方式、以及情绪反应,因此有高度自我效能的人,较能控制使用手机的行为与态度,进而避免手机成瘾。

社会层次

-社会支持:当个人获得越多现实社会支持(含情感性、工具性、资讯性支持),就越不会有上网的冲动,也不会耽溺于网路或手机,而产生人际与健康上的问题。

-良好面对面人际互动:多从事社团活动与人际交流,充实社会知能,增加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机会,并将智慧型手机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工具,此举能增进学习的乐趣,也能提升学习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降低手机成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