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被手机APP监视工信部出手了
在 2021-12-10 06:04 发布
在今年开展的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中,腾讯旗下9款产品未按要求整改到位,共计4批次被公开通报,违反了2021年信息通信业行风纠风相关要求。按照部署,工信部对腾讯公司采取过渡性行政指导措施,要求对于即将发布的APP新产品,以及既有APP产品的更新版本,上架前需经工信部组织技术检测,检测合格后正常上架。
随后,腾讯对消息做出回应称:公司正持续升级APP对用户权益保护的各项措施,并配合监管部门进行正常的合规检测。在此期间,用户可正常下载使用APP现有版本。
据了解,在工信部刚刚发布的2021年第11批(总第21批)38款违规APP通报中,就有3款腾讯旗下的APP。而今年以来,工信部持续开展的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震慑。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 王鹏: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APP违规处理用户个人信息、设置障碍、骚扰用户、欺骗误导用户等问题,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组织检测21批次共244万款APP,累计通报2049款违规APP,下架540款拒不整改的APP,对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震慑。
据了解,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由全网监测系统、大数据中心、自动化检测系统、任务管理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5部分组成。监测流程是通过全网监测系统从应用商店、互联网投诉平台等多个来源采集各类APP基础数据进行自主监测,监测信息汇集到大数据中心后会进行数据整合,通过智能任务下发到任务管理系统,经过自动检测和人工复核后的结果将上报给工信部。
使用手机软件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调用个人信息和索取权限的活动,如何判别是正常使用还是违规操作,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这是一个通过敏感行为监控工具获得的APP收集用户位置信息行为记录表,技术人员通过周密研究发现了在停止使用APP后,该应用仍然在违规搜集信息的证据。
目前APP整治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检测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于技术产业发展。APP数量庞大且版本迭代频繁,小程序、快应用、H5页面等新应用形态不断出现,软件工具开发包(SDK)等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麦克风窃听、通信录窃取、相册非授权读写等新问题不断曝出,给监管带来巨大挑战。
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推动建立覆盖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用商店、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第三方服务提供者、手机终端厂商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提出全链条共同遵循的共性要求和各类主体应承担的个性化义务,实现行业治理全链条、全流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