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Beach

APP自动续费,小心“踩坑”


在 2021-12-31 16:50 发布

随着移动互联网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多场景都要用到各种手机APP。APP服务商纷纷推出付费会员制,宣称会提供更好服务。商家还会设置新用户优惠价或首月免费,而这往往和“自动续费”关联,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冲动消费。




利益当前,其中的套路颇费心机——不少APP在会员协议中不起眼的角落约定“自动续费”,甚至不勾选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更狠的是在APP中不设关闭“自动续费”菜单……一顿被牵着鼻子操作下来,某些用户稀里糊涂地入了瓮。


比如,一些App的自动续费选项默认勾选,甚至是强制选项,不选择自动续费就无法享受会员服务;再如,设置价格陷阱,在显眼位置设置首充会员优惠,但实际续费扣费是另一个价格。在操作上,自动续费扫个码就行——甚至不通知用户,直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扣钱,退订却要在App上苦苦寻找入口。


用户选择自动续费服务,原本是为了省去每月续费的麻烦,同时享受自动续费的优惠。但在平台的套路之下,用户勾选自动续费时,反而得谨小慎微,要耗费大量精力去识别各种潜在的消费陷阱。这无疑也偏离了这一机制的初衷。




“自动续费”字体小不起眼,加上不清晰的标示,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用户若不同意“自动续费”就不能继续。在APP中无法关闭“自动续费”,“设障”很难说不是故意为之。一系列手法透着“损人利己”,与堂堂正正收费和服务相去甚远。


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要求,商家对于格式条款要尽到说明和提示义务。法律既有规定,为何一些商家还抱着侥幸心理为消费者埋下消费陷阱?一个原因在于当前治理强度和惩治力度难以让商家“却步”;另一个原因在于商家看似尽到了相应义务,实际上却通过人为设置繁琐步骤、故意使用小字号提示等手段,给消费者制造知情或者退出障碍。对此,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维护市场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