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适老化改造走形不走心,请多些诚意与关怀
在 2022-01-18 17:01 发布
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今年1月起,国家工信部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首批适老化改造名单包含新闻、购物、社交、出行、金融、医疗等6大类、共43个App。一年期限将至,记者实测发现,不少App适老版仍存在入口难找、专区少、广告偏多、字体小等诸多不合规设计,让不少老人感觉这些改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不过,仍有不少用户反映,部分手机App适老化改造并不十分理想,存在“浮于表面”“走形不走心”等问题。按照工信部2021年4月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的要求,适老版App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移动App程序中无诱导下载、诱导付款等诱导式按键。然而,现在一些商家推出的适老版App中,仍能见到广告内容和诱导类按键。特别是在新闻、视频等信息流中,多款适老版App每隔几条内容便会出现一条广告。某浏览器平台推出的大字版新闻信息流中会有一款社交App投放,用户点击即会跳转下载页面。
“走形不走心”主要表现形式有三。其一,广告植入套路繁多。部分App适老版虽然简化了界面,但却为了利益未按有关规范“简化”广告,仍可见到广告推送和诱导类按键。其二,界面设置徒有其表。部分App适老版只有首页是大字体、大图标,但点进二级界面、三级界面后便立即“打回原形”。其三,操作难度不减反增。部分App“长辈版”模式切换入口难找,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只听过、却没有用过”App适老版的重要原因。
手机App适老化改造“走形不走心”,遭诚意不足的质疑批评,提醒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推出一项好政策不能一推了之,还要做好大量后续工作。有学者建议,在尽可能地扩大老年群体智能手机使用率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老年人互联网需求调研,研究相关政策,建立“数字惠老”的长效机制,制定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的适老化改造标准,并落实监督、测评责任。对主动参与适老化改造的企业采取奖励措施,通过补贴推动企业自发实施公益行动;对拒绝参与、打着适老化改造幌子牟利的企业设置“黑名单”,有效惩处企业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
针对不少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智能手机的现状,除了动员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帮助其学用手机外,政府相关部门、社区及消费者组织也要行动起来,可定期开展适老版App培训课程,组织老年大学、社区服务人员、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及时指导老年群体安全使用手机和网络,消除“怵”网心理,更快适应各种成熟优良的适老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