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形式主义”!国家发改委要求合理规划政务服务APP数量 避免门类多种类繁
在 2022-01-06 18:05 发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要求合理规划政务服务APP、小程序、公众号的类别和数量,杜绝在线政务服务“形式主义”。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成为政务信息化创新的主要路径,逐步形成平台化协同、在线化服务、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监管的新型数字政府治理模式,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数字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度开发利用政务大数据方面,《规划》指出,国家基础信息库的数据内容更加鲜活丰富,服务功能更加健全完善,形成更多的数据服务接口,有效支撑政务服务、决策分析等应用场景下的按需共享;围绕经济治理的重点领域,完善基础数据指标,开发建设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汇集各部门主要经济数据,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水平。
发展壮大融合创新大平台方面,《规划》要求,基本形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加快技术融合,构建智能化政务云平台体系;加快数据融合,健全国家数据共享与开放体系,优先推动企业登记监管、卫生、教育、交通、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合理规划政务服务APP、小程序、公众号的类别和数量,整合实现在线政务服务“一窗办理”,避免门类多、种类繁,杜绝在线政务服务“形式主义”。
优化完善 “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不断强化“照单监管”,建立多领域风险预警模型,探索开展智能化监管。合理规划政务服务 APP、小程序、公众号的类别和数量,整合实现在线政务服务“一窗办理”,避免门类多、种类繁,杜绝在线政务服务“形式主义”。进一步优化提升民政、社保、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公积金办理、退役军人服务等能力,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便捷普惠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