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Beach

别被躺赚噱头迷了眼!涉嫌违法违规“赚钱App”被查


在 2022-01-14 13:44 发布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大APP相继推出了看视频赚钱、玩游戏领红包、走路赚钱等“赚钱”、领“福利”任务。然而不少人在下载APP后才发现,各类赚钱任务总是绕不开看广告,标榜的高收益也迟迟难以兑现,甚至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部分人心存侥幸,想要在APP里“薅羊毛”。他们的手机里下载了各种“赚钱”类APP,对APP内繁琐的“赚钱”任务乐此不疲,正一步一步沦为手机APP里的“韭菜”。




如何增强用户对产品的黏性和依赖,培养稳定的消费习惯,不少商家都在动脑筋。App“有奖销售”吸引下载,的确能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但App以赚钱为饵,声称可领现金,却不能履行合约,恶意欺骗用户,浪费用户时间精力,这样的行为,事实上已经涉嫌违法。


在网络经济时代,虚拟境况下的真实交易,对交易双方的“契约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赚钱App”在诱导用户下载的同时,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置了大量的门槛,如看广告、拉人头、做任务,而且参与者最后也难以获得广告宣称的收益,这样的“玩法”和“算法”,对“契约精神”是一种践踏,不能称之为商业行为,是恶意欺骗、恶意营销。




也许有人会说,看到类似新闻报道或者相关部门的提醒,用户就应该自我约束,不再参与。问题是,App层出不穷,名目花头各种各样,都是针对用户的各种心理和需求,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及时查处,用户很难躲得过层出不穷的“算计”。


这种恶意营销往往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App往往给下载和使用者一定的让利,更容易逃避监管、躲开处罚。此法一旦管用,不少App便望“风”而从,一批“赚钱App”产生,乱象愈演愈烈。若对此不加以遏制,依法追究,那就会有更多的用户被恶意欺骗。


对赚钱App,网信部门、网警、市场监管、平台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监管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称:“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九龙治水”能治水,相关部门要把广大用户的利益放在心上,只有让涉嫌违法的赚钱App付出应有代价,才能真正遏止这股歪风。